编者按:
六十余载岁月流转,“雷锋精神”始终是镌刻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一座丰碑。它不仅是奉献与坚守的代名词,更是一种跨越时代的价值追求。在湖北文旅集团,无数职工以行动诠释雷锋精神:他们在景区为游客排忧解难,在乡村帮扶中传递温暖,在岗位上默默耕耘……这些点滴善举,汇聚成国企担当的磅礴力量。
集团党建工作部推出“学习雷锋精神,争做追‘锋’典型”,用镜头记录身边的“雷锋故事”,用文字书写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,为新时代注入更多向上向善的能量!
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
今天的主人翁,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“急救英雄”,是累计志愿服务超5000小时的“志愿讲解人气王”,是扎根山区点亮学子梦想的支教老师,也是冲锋抗疫一线的“红马甲”先锋,他就是湖北文旅鄂州集团党建纪检部(人力资源部)副部长舒思杰。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,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,先后荣获湖北省“本禹志愿服务队”抗疫特别个人、武汉市“十佳文旅志愿者”等称号,事迹被央视、《人民日报》等媒体广泛报道。
生命至上,危急时刻勇担当
2024年在武汉地铁4号线上,一名乘客突发疾病倒地,面色青紫、呼吸骤停。千钧一发之际,同车厢的舒思杰迅速判断情况,与车站工作人员协同开展急救。他冷静运用AED设备配合心肺复苏,持续施救近20分钟,成功帮助乘客恢复心跳和呼吸。
事后,他悄然离开现场,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,直到同事偶然在网络视频中发现他的身影。
面对赞誉,他淡然回应:“我是党员,救人责无旁贷!”这一义举不仅挽救了生命,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临危不惧、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。
志愿先行,传递文化暖人心
自2018年起,舒思杰先后加入湖北省博物馆、中国建筑科技馆、武汉市无偿献血队、社区党员工作队等志愿服务组织,截至目前,累计各类志愿服务超5000小时。
在博物馆里,他用生动专业的讲解让文物“活起来”,被观众誉为“博物馆志愿讲解的天花板”,作为志愿者代表接受央视《东方时空》采访。
在献血车上,他伸出臂膀、挽起衣袖,累计献血4800ML,为挽救他人生命贡献绵薄之力,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;在社区里,他在清洁家园、扶困助老等志愿活动中,身先士卒、无私奉献,彰显青年党员风采。
在他的带动下,集团各子公司先后成立44支青年志愿服务队、2500余名文旅青年投身志愿服务,着力打造国企青年志愿服务品牌,展现新时代湖北文旅青年的昂扬风貌。
退伍后,舒思杰选择扎根贵州省纳雍县贫困山区支教。他自费为孩子们购置学习生活用品,募捐爱心资金助教资金,先后培养出8名高中生、5名大学生,帮助小山村实现大学生“零的突破”。
一名受助学生在信中写道:“舒老师让我相信,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。”这份爱心接力,照亮了无数山区孩子的未来之路。
2020年疫情暴发后,舒思杰积极响应集团党委号召,动员集团广大团员青年投身抗疫一线。他连续数月坚守武汉市青山区某社区,参与物资配送、消杀防控等工作,其穿过的抗疫红马甲被湖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。他常说:“脱下军装仍是兵,守护家园是使命!”这份军人本色,让他在危急时刻始终冲锋在前。
在梁子岛景区闭岛整顿的艰难时期,舒思杰主动请缨下沉一线。他组织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和岛民学校,通过“思想破冰+文旅融合”,将“共同缔造”理念融入到公司中心工作之中,助力梁子岛景区蝶变重生,成功复牌国家4A级景区,成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。
舒思杰同志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处处闪耀着平凡中的伟大。他像一颗螺丝钉,扎根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;他如一团火,用志愿微光照亮他人;他似一座桥,连接起社会责任与个人担当。以实际行动,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绽放璀璨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