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恩施大峡谷风景美,景区工作人员素质高,这是一次美好而又难忘的旅行。”12月5日,来自陕西的游客激动地说。当天恩施大峡谷“峡谷小新”志愿者,耐心帮他们找寻停放的旅游车辆,陕西游客对恩施大峡谷景区的“峡谷小新”志愿者称赞不已。
今年,恩施市总工会结合恩施大峡谷的实际,为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,围绕大峡谷景区工会职工之家、2个司机之家、1个劳模工匠工作室、17个“轿业背篓爱心补水点”等工会阵地,建设“峡谷驿家”。“峡谷驿家”聚焦旅游大巴司机、景区导游、旅游主播、保洁安保人员、轿业背篓人员、应急后勤人员等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户外劳动者,服务和惠及来恩游客。
同时,恩施市总工会通过整合群团组织优势,打造共建共享阵地,定制精细化、精准化、精心化服务体系,让“峡谷驿家”更好服务中心大局、服务职工群众,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,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“峡谷小新”劳模工作室
志愿服务撬动乡村振兴
每天清晨,恩施大峡谷的绝美风景与土家族文化,通过一条条短视频被传遍全国。背后带头的是全国劳动模范——谭桂英,她不仅通过短视频让大峡谷成为网红打卡地,更通过直播带货,让许多宝妈的生活发生改变。
今年,恩施市总工会在大峡谷创建服务阵地,以“峡谷小新”劳模工作室为引领,带动40多名峡谷“宝妈”开展直播带货和志愿服务。
王先慧原来是工作室一名职工,在谭桂英带动下,利用休息时间兼职导游。
谭桂英耐心地教她如何用手机做直播,展示自己家乡的美景与土特产。最初,她只是尝试了几场简单的直播,没想到,短短几个月后,她就卖出了上百件景区门票、土特产等,年收入增加1万余元,远超预期!她惊喜地表示:“靠一部手机,我能把这些乡土的味道送到北上广的餐桌,真是没想过生活会变得这么好!”
如今,“峡谷小新”劳模工作室团队每月拍摄并发布3.2万条短视频,内容不仅有壮丽的峡谷美景,还有土家族的特色美食、民俗节庆活动。这些生动的视频已经在抖音、快手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6.8亿次,其中单条视频播放量最高突破了5365.5万次。
“峡谷小新”劳模工作室不仅限于网络流量,它还直接转化为景区的实际客流量。游客们从全国各地涌向恩施,只为目睹短视频中的美景、感受恩施的文化魅力。通过“宝妈们”手机传递的故事,大峡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朋友。
多元服务阵地
司机之家、补水点遍地开花
走进恩施大峡谷司机之家,宽敞明亮的大厅、舒适的沙发椅、免费宽带、报纸书刊、台球、电视、应急药品等,让人感受着家的温馨。
司机之家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,这里不仅有免费热水和充电服务,还有专门的休息区,供自驾游客歇脚,服务让司机朋友的旅行体验更加舒适惬意。
“游客上山游玩时,司机朋友在等待他们的同时,能有一个更好的休息场所。”恩施市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覃华表示。
恩施市总工会通过构建司机之家等多元服务阵地,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,创建司机之家,让远道而来的司机朋友,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。
“很舒心,很体贴!”国庆假期,来自重庆的王师傅在此驻足,躺在沙发上,握着手机刷着新闻,在此休憩。
在恩施大峡谷景区,轿夫和背篓工跋涉于山峦之间,是一道独特风景线。为方便他们劳作之余取水,恩施市总工会在景区设置17个“轿业背篓爱心补水点”,这些补水点依托商户而建,有遮阳棚,提供热水、凉水,以及简单的茶饮,它们成为轿夫、背篓工艰辛旅程中的“温暖停靠”。
“补水点很方便,随时可以接水!”今年52岁的背篓工徐孝春是补水点的常客。目前,大峡谷七星寨小背篓公司有60个背篓工,她们多为当地女性村民,也有“夫妻档”,时间自由。农忙后,在大峡谷背着背篓,为大游客“分忧”,为小游客“服务”。有了补水点,方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取水,小小补水点位,为他们带来了便利。
全市联动发展
广泛构建文旅服务网络
“为游客提供服务,让他们的旅程更顺利,我感到特别有成就感。”国庆期间,青年志愿者小陈在景区提供志愿服务,帮助游客解答疑问、指引路线。
恩施市总工会进一步扩大“工会+旅游”服务模式的覆盖范围,构建起了全市文旅服务网络。通过与团委、妇联、红十字会等组织的联动,工会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“青年志愿者服务队”和“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”等项目,进一步提升社会参与度。
今年,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会组织了12次技能竞赛,以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,辐射职工500余人次。恩施大峡谷共组织了6场文旅活动,吸引了5万多游客参与,通过这些活动,景区的整体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。
通过“工会+旅游”模式,恩施市总工会不仅成功赋能了大峡谷景区,也为全市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。依托“峡谷驿家”品牌,工会整合全市疗休养基地、工会驿站资源,织起覆盖广泛的职工服务网。在鹿院坪、梭布垭石林、女儿城等多个景区,工会驿站也已成为职工和游客的重要依托,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保障。